寒冷的冬天,保健身体、御寒暖身是首要的,预先储存下一年度的能量。
Tip1 保持室内空气对流
天寒地冻,人们常习惯将门窗紧闭,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,再加上呼吸道排出的不良气体,会严重污染室内的空气。所以一定要经常开窗,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。
Tip2 早上吃好,晚上吃少
早饭应该食用营养丰富、能量较高的食物。早饭吃得好,才能更好地保证一天活动所需的能量。同时,消化功能较弱的老年人需要考虑食物是否易消化。晚饭后,活动量会减少,为了避免食物堆积,应少吃,并选择好消化的食物,以稀粥为好,肉类、辛辣食物等最好避免。晚餐喝粥还有养胃、安神的作用。
Tip3 多喝水保证足够水分
冬季人们喜待在温暖的室内,较少外出,但并不意味着人体消耗的水分就会减少。冬季气候干燥,空气湿度小,更应补充水分。喝水少,血液浓稠度会增高,容易出现血栓等症状,引发心脑血管疾病。冬天多喝点水还能加快新陈代谢,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。
Tip4 活动手脚,多慢跑
冬季虽然寒冷也应保持适当的户外活动,有助于调节新陈代谢机能,只是冬季锻炼之前一定要注意热身。可以先进行慢跑使身体微微出汗后,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。运动时衣着以保暖防感冒为主,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,以免着凉。锻炼项目的选择也要因人而异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,不能做剧烈运动。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,应避免冷空气的刺激,运动最好选择在上午、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,以免诱发疾病发作。
Tip5 晚上11点前睡觉是最好的补药
最简单、最便宜、也最好的进补就是早睡,每天最好不晚于11点睡觉。夜晚之于人体就相当于冬季之于自然,大自然在冬季要休眠,人也要在夜晚睡觉,这个时候睡觉了,人体的阴、精、气、血、阳气都补了。
Tip6 重点部位做好保暖
人的颈、背、腹、脚这些部位都是容易导致在冬天生病的部位。颈部受凉,会发生头痛、颈部酸疼等;背部受凉,会引起打喷嚏、鼻塞甚至引起感冒。腹部保暖是女生最需关注的,可以避免痛经、月经不调、受寒不适;脚部有着多个穴位,一旦寒冷不适,会导致身体出现条件反射,也出现各种问题。
Tip7 冬季应以温补为原则
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,不但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,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,使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。冬要温补,少食生冷,也不宜燥热,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,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,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,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。
电话:+86 139 6961 1205 传真:+86+532 8503 5202 邮箱:tiankegufen@126.com 鲁ICP备17006520号
地址:高新区华贯路669号天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